版权所有:北京金必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      京ICP备18014958号-1 

新闻动态

关注水美环保动态,聚焦环保行业资讯

关注金必来动态,聚焦行业资讯

>
>
火树银花不夜天,普天同庆金必来!

火树银花不夜天,普天同庆金必来!
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8/03/02
【摘要】:
3月2日,正月十五,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    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,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。  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“阖家团聚”不同元宵节更强调“普天同庆”,其热闹程度堪称中国的“狂欢节”,在这一天,人们赏花灯、猜灯谜,吃元宵、逛庙会,其乐融融,    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  灯树千

3月2日,正月十五,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

元宵节

 

 

  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,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。

  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“阖家团聚”不同元宵节更强调“普天同庆”,其热闹程度堪称中国的“狂欢节”,在这一天,人们赏花灯、猜灯谜,吃元宵、逛庙会,其乐融融,

 

 

  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

  灯树千光照,明月逐人来

  ——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

 

 

  元宵节相传是汉文帝为庆祝平息外戚之祸而设,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“元月”,把夜晚叫“宵”,所以叫“元宵节”。而在汉武帝时,正月十五则是祭祀“太一”的重要日子。后来经过隋、唐、宋三朝的发展,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赏花灯,猜灯谜,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,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。

 

 

  玉漏铜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夜开

  谁家见月能闲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

  ——崔液《上元夜》

 

 

  元宵节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观灯,隋唐时代即有此习俗。到了宋代,世俗社会更加成熟,根据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:大街小巷,茶坊酒肆灯烛齐燃,锣鼓声声,鞭炮齐鸣,百里灯火不绝。可见元宵节时的城市已经陷入了一种狂欢的状态。

 

 

  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

  ——欧阳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

  观灯之余,看人也是元宵节一大乐事。古代平时深居简出的女人们在元宵节也获得了结伴出门游玩的特许。男男女女们在元宵节的街头小巷碰在了一起,这一日成了他们交际娱乐的好机会,元宵节也因此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,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。

 

 

  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

  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

  ——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
  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意中人。只要彼此钟情,就可以成其好事,有的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,毫无顾忌地并肩拉手。据记载,仅在端门一个地方,这样的少男少女“少也有五千来对”,他们将上元之夜当成了谈情说爱的黄道吉日。

  据记载,元宵节狂欢上元之时,也会有不满自己婚姻的妇女,大胆地将写上“得此物有情者,来年上元夜见车前有双鸳鸯灯可相见”字样的香囊、红绡帕掷于乾明寺殿前,以期求年轻男子。

 

 

  星灿乌云裹,珠浮浊水中

  岁时编杂咏,附此说家风

  ——周必大《元宵煮浮圆子诗》

  正月十五吃元宵或是汤圆,是由来已久的习俗。宋代时它被称为“浮圆子”,在商户则被称为“元宝”。但是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,汤圆是像包水饺那样包出来的,而元宵是馅料和糯米粉滚出来的。现在人们在元宵节吃元宵或是汤圆,有思念亲人、渴望团圆的意思。

 

 

  有家就有灯火,最美不过人间灯火。温暖元宵节,有家才团圆。

  而此时的金必来人正在中国各地不眠不休服务着亿万农民,服务着中国大地。对于今日无法回家与家人陪伴的他们来讲,土壤通过产品得到改良,微生物技术得到应用,农民朋友们从中获益便是他们的深切盼望!

  心怀情,敬生活,敬幸福,敬团圆。金必来祝您元宵节快乐!